- 千亿潜力:特殊医学食品的中国新机遇 2017-10-09 点击:326 评论:0
- 愈合伤口光缝线还不够:新手术凝胶助缝合内脏伤口 2017-10-09 点击:362 评论:0
- 因为这个新发现 40年无抗结核新药局面有望被打破 2017-10-09 点击:358 评论:0
- 中外科学家发新论述:呼吁放开人类胚胎基因研究限制 2017-10-07 点击:318 评论:0
- 专家:利用生物钟或治愈癌症 使治疗事半功倍 2017-10-07 点击:284 评论:0
- 关于诺贝尔化学奖: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2017-10-07 点击:810 评论:0
- 冷冻电镜:一个发给了物理学家的诺贝尔化学奖 2017-10-07 点击:342 评论:0
- 生物钟学者释疑熬夜:强迫夜猫子型早睡不利于其健康 2017-10-07 点击:421 评论:0
- 诺奖授予生物钟研究者 专家:相关药物尚在研发 2017-10-07 点击:298 评论:0
- 解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生命时钟的振荡器 2017-10-07 点击:270 评论:0
顾欣鑫 中国的特殊医学食品企业正在迎接一个新机遇、一片蓝海。 我国每年住院人群1.1亿,营养不良风险人群占40%。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病人出院时体重都有所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8日上午消息,缝合伤口通常需要缝线和钉子,但这都无法形成完全的密封。当涉及到体内深处的损伤,例如内脏器官的伤口时,治疗更加困难。密封剂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
它们不是来自外星的旅行者 也不是出自科幻小说 它们是真实的生物 存在于我们的世界 并且它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 它们就是深海生物本文图片均来自科技日报微信公...
中外科学家发表新论述,呼吁合理放开人类胚胎基因研究的限制 帅俊全/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6日消息,北京时间10月6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员与九...
央广网北京10月5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7年首个揭晓的诺贝尔奖被授予发现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也让昼夜节律——生物钟研究成了热门搜索关键词。...
来源:中科院之声 相关新闻: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发展分子结构冷冻电镜技术获奖 冷冻电镜:一个发给了物理学家的诺贝尔化学奖 快讯: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研究分子结构冷冻电镜技术 ...
来源:知识分子 相关新闻: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发展分子结构冷冻电镜技术获奖 关于诺贝尔化学奖: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201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三人获奖:来自三个不同...
澎湃新闻记者 刘楚 “最新出炉的诺贝尔奖得主喊你不熬夜了!” 2017年首个揭晓的诺贝尔奖被授予发现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也让昼夜节律——生物钟研究成了热门搜索关键词。...
诺奖授予生物钟研究者,专家:相关基因找到了,药物尚在研发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嘀嗒,嘀嗒,嘀嗒?? 人类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依赖于越来越精密的计时工具——钟表,在人体内的每...
科普:生命时钟的振荡器——解读2017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王艳红)从蓝绿藻到真菌、从植物到动物,地球生命普遍拥有一套内置的时钟,以24小时为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