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历史考古
探索太阳系
自然地理
生命与医学
奇闻灵异
探索宇宙
UFO与外星人
科学前沿
探索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前沿
> 内容
中国科学家捕捉到幽灵粒子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6/11/16 18:10:37
中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声称,他们成功捕捉到一种困扰物理学家近一个世纪的“幽灵粒子”(即外尔费米子)。 这项突破性的发现将极大地推进未来技术的发展,例如比目前的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更快的量子计算机以及能够实现一年一充电的智能手机。中国科学院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经过多年研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证实了外尔费米子的存在。 1929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赫尔曼·外尔最先提出了这种无质量的粒子——外尔费米子。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员翁红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你可以将它想象成一个极小的、只有一个磁极的磁棒。” 翁红明说,在自然界中,无论你将磁铁切割成多小,它始终都带有南北两个磁极,磁场在磁极之间流动。作为仅有一个磁极且没有质量的粒子,外尔费米子能够完成诸多当前科技不可企及的任务。 外尔费米子的发现给智能手机带来的影响尤其显著,可以解决智能电子设备待机时间短、电量消耗快的问题。 当前的电子设备充电套路是电子流通过电线和电路进入设备。这些粒子不仅笨重、不易控制,还会导致能量流失。如果我们用外尔费米子将之置换掉,一个费米子装置就能够保证电流几乎不流失,并且能保证在几乎不损耗能源的情况下完成高功率计算。 含有外尔费米子的材料能够充当超导体,因而也可应用到量子物理学领域。这种材料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量子态,而不受或很少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这使它成为打造一台实用、高容错量子计算机的热门材料。 制造这样一台设备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过去曾被用来进行量子计算的光子等粒子的量子态所具有的脆弱性。电磁干扰或物理干扰可以轻松地导致粒子失去或改变量子态,并打乱它们本应进行的计算。 翁红明说:“不幸的是,外尔费米子这样精美的粒子并不存在于我们的三维世界里。只能在另一个与我们这个世界‘相反’的世界里寻到它的芳踪。” 为了能够找到它,全世界的科学家争相创造可能存在外尔费米子的人工环境。去年12月,方忠的研究小组发表的一篇论文预测称,这个难以捕捉到的幽灵粒子可在人造材料钽砷中发现。四个月后,该研究小组宣布,他们通过向钽砷晶体发射同步辐射光源首次检测到外尔费米子。 翁红明说:“我们这项发现并未使用大型粒子对撞机,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实验相当令人激动。它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即不通过大型设备也能实现重大发现。”
上一篇:
科幻预言300年后的人类,惊呆了!
下一篇:
人工智能不会毁灭人类:机器更依赖人
最新更新
02-27
●
令人细思极恐的曼德拉效应
10-07
●
科学家证实:反物质也会受到地球引力影响,爱因斯坦又对了!
09-24
●
“抓住”雷电变成能源,储存是关键
09-21
●
飞1光年,只比光慢0.15飞秒!已知最快的质子,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09-21
●
日报:马斯克首个脑机接口人体试验开始招募受试者;我国基础研究经费首次突破2000亿,位列世界第
热门推荐
11-16
●
中国研制“电磁喷射反重力UFO”
11-17
●
量子纠缠到底“纠缠”个啥? 【科普】
09-08
●
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独--来自与陨石的信息
02-13
●
美国科学家将氢气压缩制成“金属氢”:室温中的超导体
02-13
●
复活灭绝生物选哪一种最合适?重新填补生态系统中的空白
移动端首页
|
PC端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来自网络和网友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Email:wlcz_8@163.com 站长QQ:17893691
2023© by Qi Mobile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