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生物大灭绝事件,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恐龙的遭遇,实际上,在过去的地球上,至少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其中最严重的并不是恐龙所遭遇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而是大约2.5亿年前,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此次灭绝事件到底有多可怕。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是地球上已知的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在此次事件中,地球上有大约96%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都消失了,即使是适应力非常强大的昆虫,也在此次事件中灭绝了整整8个目,要知道自从昆虫在地球上出现以来,总共也就灭绝了10个目。
科学界普遍认为,造成这次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一次由超级地幔柱引发的超大规模火山活动。
简单来讲,地幔柱可以认为是从地球深处升起的具有高温高压的物质流,当规模较小的地幔柱上升到接近地球表面时,会受到地壳岩石圈的阻挡,进而向四处分流并逐渐冷却,一般不会引发火山活动。
但如果是规模非常庞大的超级地幔柱,那么地壳的岩石圈就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的阻挡,即使是一般的火山口,也不足以及时释放出其蕴含热量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地壳就会不断地向上隆起起,直到大片大片地破裂,于是大量的岩浆就会从破裂处汹涌而出,当其冷却之后,就会在地球表面形成大片的火成岩区域。
实际上,在现代地球上的西伯利亚地区,就有一个巨大的火成岩区域——“西伯利亚暗色岩”(Siberian Traps),这片区域的火成岩体积高达400万立方公里,覆盖了大约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样说吧,这种规模的岩浆量,大概相当于现代地球上的黄石超级火山爆发后喷出的物质总量理论值的4000倍。
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这种规模的火山运动有多可怕,而“西伯利亚暗色岩”的形成时间,其实就是二叠纪末期,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发生的时间高度重合,正因为如此,科学界才会普遍认为,正是这一次大规模火山活动,在地球上造成了已知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
相关研究表明,此次火山活动持续了上百万年的时间,在岩浆泛滥的区域,几乎没有任何生命可以逃过一劫,而其喷出火山灰则覆盖了更加广阔的区域,这些火山灰被大量地送入大气层,随后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纷纷扬扬地洒向地面,对地球上的众多生物的生存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更可怕的是,火山活动还向大气层中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其中硫化物会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全球性的酸雨,它们会大量杀伤地球陆地上的植被以及海洋中的藻类,而植被和藻类都是大气中的氧气的贡献者,它们减少了,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也就不断下降。
而大量的二氧化碳又给地球造成了强大的温室效应,进而导致地球的气温持续上升,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在最严重的时候,地球平均气温甚至达到了40℃,而氧气含量则低至10%。
另一方面来讲,海水也随之变得更热、更酸、也更浑浊,这对海洋生物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当海水变热时,它的密度和粘度都会降低,导致水的混合和循环变慢,这意味着海洋表层的水不能很好地与深层的水交换,造成深层水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洋缺氧,它会造成较深海域中的海洋生物无法生存。
变酸的海水则会使一些矿物质变得更加容易溶解,比如说碳酸钙,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许多海洋生物都用它来构建自己的外壳或骨骼,比如珊瑚、贝类、有孔虫等,当碳酸钙被溶解时,这些生物就会失去保护和支撑。
而当海水变浑浊时,它会阻挡阳光的照射,影响光合作用和视觉,这会降低海洋中的初级生产力和食物链的稳定性,使得许多依赖光合作用或视觉的海洋生物无法生存。
总而言之,由于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均遭受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大量物种都因为无法适应剧烈的环境变化,或者失去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地而纷纷灭绝。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可怕的生物大灭绝,其实被清楚地保留了下来,科学家发现,在地层之中有一个“二叠-三叠系交界线”(Permian-Triassic boundary),在它的下方,保留着各式各样的古生物化石,可以说是一片生机勃勃,而在它的上方,古生物化石却极为稀少,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片死寂,一直到大约1000万年之后,地球上的生命才逐渐“恢复元气”。
移动端首页 | PC端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来自网络和网友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Email:wlcz_8@163.com 站长QQ:17893691
2023© by Qi Mobile Web
说起生物大灭绝事件,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恐龙的遭遇,实际上,在过去的地球上,至少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其中最严重的并不是恐龙所遭遇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而是大约2.5亿年前,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此次灭绝事件到底有多可怕。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是地球上已知的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在此次事件中,地球上有大约96%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都消失了,即使是适应力非常强大的昆虫,也在此次事件中灭绝了整整8个目,要知道自从昆虫在地球上出现以来,总共也就灭绝了10个目。
科学界普遍认为,造成这次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一次由超级地幔柱引发的超大规模火山活动。
简单来讲,地幔柱可以认为是从地球深处升起的具有高温高压的物质流,当规模较小的地幔柱上升到接近地球表面时,会受到地壳岩石圈的阻挡,进而向四处分流并逐渐冷却,一般不会引发火山活动。
但如果是规模非常庞大的超级地幔柱,那么地壳的岩石圈就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的阻挡,即使是一般的火山口,也不足以及时释放出其蕴含热量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地壳就会不断地向上隆起起,直到大片大片地破裂,于是大量的岩浆就会从破裂处汹涌而出,当其冷却之后,就会在地球表面形成大片的火成岩区域。
实际上,在现代地球上的西伯利亚地区,就有一个巨大的火成岩区域——“西伯利亚暗色岩”(Siberian Traps),这片区域的火成岩体积高达400万立方公里,覆盖了大约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样说吧,这种规模的岩浆量,大概相当于现代地球上的黄石超级火山爆发后喷出的物质总量理论值的4000倍。
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这种规模的火山运动有多可怕,而“西伯利亚暗色岩”的形成时间,其实就是二叠纪末期,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发生的时间高度重合,正因为如此,科学界才会普遍认为,正是这一次大规模火山活动,在地球上造成了已知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
相关研究表明,此次火山活动持续了上百万年的时间,在岩浆泛滥的区域,几乎没有任何生命可以逃过一劫,而其喷出火山灰则覆盖了更加广阔的区域,这些火山灰被大量地送入大气层,随后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纷纷扬扬地洒向地面,对地球上的众多生物的生存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更可怕的是,火山活动还向大气层中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其中硫化物会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全球性的酸雨,它们会大量杀伤地球陆地上的植被以及海洋中的藻类,而植被和藻类都是大气中的氧气的贡献者,它们减少了,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也就不断下降。
而大量的二氧化碳又给地球造成了强大的温室效应,进而导致地球的气温持续上升,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在最严重的时候,地球平均气温甚至达到了40℃,而氧气含量则低至10%。
另一方面来讲,海水也随之变得更热、更酸、也更浑浊,这对海洋生物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当海水变热时,它的密度和粘度都会降低,导致水的混合和循环变慢,这意味着海洋表层的水不能很好地与深层的水交换,造成深层水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洋缺氧,它会造成较深海域中的海洋生物无法生存。
变酸的海水则会使一些矿物质变得更加容易溶解,比如说碳酸钙,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许多海洋生物都用它来构建自己的外壳或骨骼,比如珊瑚、贝类、有孔虫等,当碳酸钙被溶解时,这些生物就会失去保护和支撑。
而当海水变浑浊时,它会阻挡阳光的照射,影响光合作用和视觉,这会降低海洋中的初级生产力和食物链的稳定性,使得许多依赖光合作用或视觉的海洋生物无法生存。
总而言之,由于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均遭受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大量物种都因为无法适应剧烈的环境变化,或者失去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地而纷纷灭绝。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可怕的生物大灭绝,其实被清楚地保留了下来,科学家发现,在地层之中有一个“二叠-三叠系交界线”(Permian-Triassic boundary),在它的下方,保留着各式各样的古生物化石,可以说是一片生机勃勃,而在它的上方,古生物化石却极为稀少,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片死寂,一直到大约1000万年之后,地球上的生命才逐渐“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