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了某个物体的时候,其实是我们的眼睛感受到了来自这个物体的光,不过因为光速是有限的,来自任何物体的光,都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抵达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所有物体,其实都是它们在过去时的样子,比如说当我们看到3米远的一个物体时,其实只是看到了它在大约0.00000001秒之前的样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时间差异极为细微,我们根本就感觉不到,但在浩瀚的宇宙中,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要知道宇宙中的距离动辄就是以光年计,而1光年其实就是光在宇宙真空中直线传播1年的距离,所以当我们看到1光年外的天体时,其实是它在1年前的样子,距离越远,我们所看到的天体就越“古老”。
反过来讲也是一样的,比如说如果我们此时瞬移到1光年外观察地球,就可以看到1年之前的地球,1000光年外,就可以看到1000年前的地球。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实现瞬移呢?从理论上来讲,这是有可能的。
想象一下,假设一张平坦的纸上有两个点,如何能够实现从其中的一个点瞬间抵达另一个点呢?答案当然是将这张纸弯曲起来,让这两个点直接挨在一起。
实际上,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时空也是可以弯曲的,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将时空弯曲到极致,就可以在两个遥远的时空之间建立起一条“捷径”,这种“捷径”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虫洞”,从理论上来讲,通过穿越“虫洞”,我们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跨越宇宙中遥远的距离,进而实现瞬移的效果。
正如我们所知,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登基为帝,并举办了盛大的仪式,距今已有2244年的历史。那么问题就来了,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我们能瞬移到2244光年外,是否就能看见秦始皇登基时的盛况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在秦始皇登基的时候,大量的光子会携带着当时的信息向四面八方传播,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比如说没有厚厚的云层阻挡),其中的一部分也会透过地球的大气层进入到宇宙空间之中。
由于宇宙空间中的物质密度极低,平均密度大概相当于每立方米存在着6个质子,因此这些光子在宇宙空间中被“挡住”的概率微乎其微,其中绝大部分都可以传播得非常遥远,以至于现在的它们仍然在宇宙中“飞驰”。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在2244光年之外,是可以接收到这些携带着当时信息的光子的,但问题是,这些光子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越来越分散,而如果想要通过这些光子看到秦始皇登基时的盛况,仅凭几个光子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要收集到足够多的光子才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就是,建造一个口径足够大的望远镜,毕竟望远镜的口径越大,能够收集到的光子数量就越多,分辨率也就越清晰。
具体要多大的口径呢?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口径 = 1.22乘以入射光线的波长乘以距离再除以观测目标的长度”这个经验公式来进行计算。
这里我们不妨将入射光线的波长取值为可见光的平均波长5.5乘以10的负7次方米(550纳米),而想要看到秦始皇,至少也得分辨出长度为0.5米的物体,所以我们可以将观测目标的长度取值为0.5米,简单换算一下,2244光年大概就是2乘以10的19次方米,将这些数据代入公式可得,我们需要建造一个口径约为268.4亿千米的望远镜。
作为对比,冥王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为59亿千米,也就是说,这个望远镜的口径大概是冥王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的4.55倍。
可以看到,建造如此巨大的望远镜是不现实的,即使是不考虑引力坍塌、建造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也很难在宇宙中找到足够的材料来建造它。
退一步讲,假设我们真的能瞬移到2244光年外,并且也能够建造一个口径高达268.4亿千米的超级望远镜,我们还会遇到下一个难题。
要知道宇宙空间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光子,而在2244光年之外,携带着秦始皇登基时信息的光子却极为稀疏,这样的情形就像是有一把沙子被均匀地混合到整片撒哈拉沙漠之中,而我们却需要一粒一粒地去分析这片沙漠中的所有沙子,进而将这把沙子重新筛选出来,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除了超级望远镜之外,我们还需要在“嘈杂”的宇宙背景中精准分辨出携带着秦始皇登基时信息的光子,然后再通过异常复杂的后期处理将其成像,这样才能够看见秦始皇登基时的盛况。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需要一个信息处理能力强大得难以想象的计算机系统,这同样也是不现实的。
综上所述,瞬移到2244光年外,去见证秦始皇登基时的盛况,这在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极大,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我们人类都不可能做到这样的事情。